蘇黎世2014年10月20日電 /美通社/ --
交叉參考:圖片可通過歐洲新聞圖片社 (epa european pressphoto agency) (http://www.epa.eu) 和 http://www.presseportal.de/pm/111920/ 獲取
胃食管反流病 (GERD) 通常也稱燒心,是全球許多人都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1]食品選擇[2]和飲食習慣[3]可能對胃食管反流病症狀產生影響。武田藥品 (Takeda) 開發的流動應用 Food4GERD 可幫助人們控制反流症狀。
(圖片:http://photos.prnewswire.com/prnh/20141020/712191-a )
(圖片:http://photos.prnewswire.com/prnh/20141020/712191-b )
Food4Gerd 是一款流動應用,提供有關常見食品和飲料的重要信息,有助於了解食物成分及其對反流症狀可能造成的影響。一般來說,建議通過逐步改變飲食和生活方式來改善與胃食管反流病相關的症狀。[4]
Food4GERD 應用中的「成分檢查」功能可幫助病人了解他們所首選的食物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應該忌口。在最新的版本中,病人還能添加他們自製的食品和飲料,並通過 PIN 碼來保護應用不被未授權的用戶瀏覽。
集成式「症狀跟蹤器」使用戶能夠記錄燒心、喉痛或胸痛等反流症狀的嚴重程度。此外,該應用還能夠跟蹤症狀發生次數,並確定壓力大或飲食不規律等個人原因以及可能與症狀相關的食物成分。可在「症狀歷史」中查看個人日記,所有數據均可導出,病人可以使用這些結果與醫生進行討論:通過 Food4GERD 應用幫助病人與醫生就病程進行跟進溝通將有助於達到最佳療效。[5]
Food4GERD 應用面向所有常規流動設備(包括 IOS 和 Android)推出。該應用最近進行了首次西班牙文更新,隨後將推出更多語言版本。詳情請瀏覽:http://www.food4gerd.com。
胃食管反流病簡介
胃食管反流病(亦稱胃酸倒流)是一種常見疾病,發生於胃內容物反流導致不適症狀或併發症。[6]常見症狀包括胸部疼痛或灼燒以及吞咽困難,若不加以治療,可能引發哮喘、聲音改變或嘶啞。[7]
過去20年裏,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率有所提高[8],主要集中在西方工業國家[1],[8],各年齡段的人均深受其害。[7]據估計,北美和歐洲的患病率分別為18-28%和9-26%。[1]
Takeda Pharmaceuticals International GmbH 簡介
Takeda Pharmaceuticals International GmbH 總部位於蘇黎世,是日本大阪武田藥品工業株式會社 (Takeda Pharmaceutical Company Limited) 的全資子公司。該公司業務遍及70多個國家,尤其在亞洲、北美、歐洲和快速發展的新興市場(包括拉美、俄羅斯-獨聯體與中國)發展強勁。其重點領域包括心血管與代謝類疾病、腫瘤學、免疫學和呼吸系統疾病、中央神經系統疾病、綜合內科,以及疫苗。
武田藥品是一家以研究為主的全球性公司,主要專注於製藥。作為日本最大的製藥公司以及全球製藥行業的領導者,武田藥品致力於通過引領醫藥創新改善全球人口的健康狀況。通過對千禧製藥 (Millennium Pharmaceuticals) 和 Nycomed 的整合,武田藥品一直不斷改革,拓展其治療專長和地理覆蓋。
有關武田藥品的更多信息,請瀏覽公司網站:http://www.takeda.com。
----------------------------------------------------------
- El-Serag HB et al. Gut, 13 Jul 2013 (Epub ahead of print); doi:10.1136/gutjnl-2012-304269.
- Mansour-Ghanaei F et al. Int J Mol Epidemiol Genet 2013; 4:175-182.
- Fujiwara Y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05; 100:2633-2636.
- Heidelbaugh JJ et al. Am Fam Physician 2003; 68:1311-1318.
- McColl E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05; 100:11-18.
- Vakil N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06; 101:1900-1920.
- Koop H et al. Z Gastroenterol 2005; 43:163-164.
- El-Serag HB.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7; 5:17-26.